Search

抽獎活動已結束,三位幸運的得獎者為 陳品溱、lan Lee、連永福 🎉

-
  • Share this:

抽獎活動已結束,三位幸運的得獎者為 陳品溱、lan Lee、連永福 🎉

-
邀請親友安裝《臺灣社交距離》app,​
不只「保護你我」還能「抽獎」 !​
 ​
🏃 活動辦法 🏃‍♀️​
 ​
第一、​
在 5/18 (二) 23:59 前,(1) 在此篇貼文留言「 #臺灣加油 #臺灣社交距離app 」,(2) tag 兩位好友,(3) 附上含有《臺灣社交距離》app 的手機桌面截圖,以及 (4)「公開」分享此則貼文。​
 ​
第二、​
完成以上動作,就有機會抽到「 #志祺的架構性思考 」線上課程 #全額折扣 序號!​
 ​
第三、​
預計在 5/21(五)抽出 3 位幸運兒,將在此篇貼文更新公布得獎名單,並透過私訊提供得獎者全額折扣序號。​
 ​
「志祺的架構性思考」線上課程是什麼?​
請看 👉 https://bit.ly/3uPkG0O​
 
-- 

☑️ 吃藥愛配溫開水​
☑️ 吃飯要配志祺七七​
☑️ 防疫必配 #臺灣社交距離 App 辣​
 ​
本土疫情嚴峻,除了戴口罩、勤洗手,你還能下載由 #衛福部疾管署、#行政院 和 #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(Taiwan AI Labs)合作開發的「臺灣社交距離 App」,保護自己和家人!​
 ​
IOS▹▹ http://bit.ly/scdcing_ios​
Android▹▹ http://bit.ly/scdcing_adr​
  
--
 ​
【臺灣社交距離 App 怎麼運作呢?】​
 ​
它會利用手持裝置的 #藍牙訊號強度,偵測每位使用者接觸的距離和時間,並記錄過去 14 天內的接觸史。​
 ​
五大特點 ​ ✨​
🌡️ 無需個資|使用者無需註冊、無需上傳資料也無需 GPS 定位資訊​
🌡️ 去識別化|使用者手持裝置每 10-20 分鐘自動生成一個隨機的、不可回溯的、無法還原的雜湊值(Hashed ID / 隨機 ID),且每次的隨機 ID 皆不同,不會儲存個資​
🌡️ 去中心化|相關接觸資料僅儲存於個人手持裝置端,14 天後自動刪除​
🌡️ 自動更新|透過 App 每 4 小時的自動更新,將會自動比對過去 14 天的接觸史​
🌡️ 尊重意願|使用者檢疫為確診者時,衛生單位將主動詢問其分享意願,並由使用者自主決定是否同意上傳手持裝置內的隨機 ID​
 ​
--​
 ​
🤔 那麼,怎樣會收到接觸通知呢?​
🙋 如果你曾與確診者於 2 公尺內接觸 2 分鐘以上,手持裝置會出現 App 告警畫面。此時,你可以「自主」向衛生單位通報。​
 ​
🤔 我如果確診,大家知道是我嗎?​
🙋 不會!因為 App 搭配的是隨機 ID,因此其他收到告警畫面的使用者,不會知道接觸對象與確診者是誰。​
 ​
🤔 我可以自行宣佈確診嗎?​
🙋 為了確保 App 的準確度,無法自行宣布確診。不過不用擔心,若你真的不幸確診,在同意上傳隨機 ID 後,衛生單位會提供你一組驗證碼讓你上傳哦!​
 ​
更多「臺灣社交距離App」的介紹資料,​
可以在這邊看到喔 ▹▹ http://bit.ly/scdcing_intro​
 ​
--​
 ​
謝謝關心疫情、努力守護家園的你!辛苦了!​
期盼疫情能早日過去!​
 ​
#謝謝醫護檢疫和第一線人員​
#我們大家一起加油​
 ​
感謝社群丼提供相關資訊:​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IB.fanpage.club/permalink/3570703879702089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